《中国科学报》“雅女蛇”艰难破壳路
时间:2017-11-14
横斑锦蛇 丁利供图
横斑锦蛇蛇蛋
■本报记者 胡珉琦
过不了几天,世界上最美的“雅女蛇”就要第一次从人工繁殖箱体里破壳而出了。在它们被发现的近一个世纪里,人们有幸看到的个体不超过30条。它就是被列入濒危物种的横斑锦蛇。
如果不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有史以来首次成功的人工繁殖,这种珍稀蛇类在国内几乎已经被人遗忘。但在国外,它可是很有人气的物种。
横斑锦蛇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蛇之一,是因为它暗绿色的体表上,分布着一条条黑珍珠项链一样的斑纹,非常漂亮。它的拉丁学名中,就有“珠链”的意思。
然而,这种蛇类生性安静,神出鬼没,人类很难见到它们的真容。三年前,中国科学家第一次捕获了它们的野生活体,直到近两个月前,它们才终于成功配对,并产下蛇卵。
终于寻到你
1929年,美国动物学家史丹吉在中国四川雅安首次发现了这种蛇,命名为横斑锦蛇,并将它的标本带往美国。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人们再也没有发现过它们的踪迹。
一方面是因为横斑锦蛇的保护色不易被人发现,更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生性太安静,活动极其隐蔽。要不是科学家在三年前捕获了活体横斑锦蛇,仔细观察,人们还不清楚它们的生活习性。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副研究员丁利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横斑锦蛇是典型的半穴居动物,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躲在洞里不出来,只有凌晨时间才出来短暂活动。“这种蛇无毒,移动速度不快,因此,防御能力比较弱。选择这个时间出洞,大概是可以避开小型食肉动物和猛禽这些天敌的攻击。”
但这还不是横斑锦蛇最特殊的地方。玉斑锦蛇、日本土锦蛇是横斑锦蛇的近亲,它们的生活习性较为相似,最大的不同在于,横斑锦蛇对栖息地的海拔高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保证在1500~2700米的高度范围内,而且,这样的高度还得属于山体的低坡。这也意味着,它所分布的地区一定是在那些高海拔的大山里,气温比较寒冷,并非大多数蛇类适宜的环境。
这也给寻找横斑锦蛇的科研人员出了不小的难题。丁利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出现过横斑锦蛇被捕获的记录,但都不是活体记录。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唯一拥有的标本,也是在路边被轧死的个体。
这样一来,有关横斑锦蛇真正分布和活动的地理信息就非常模糊。科研人员找遍了所有文献、资料,但都只是些大致的天气、环境描述,可参考的内容很有限。
三年前捕获横斑锦蛇,是因为当时启动了“芦山地震后小种群动物调查与恢复保护项目”。可事实上,为了编制当地的动物志、物种图鉴,研究人员早在10年前就开始大范围排查,希望能得到这种物种的活体照片,在此之前,谁也不知道它们在野生状态下的样子。
2014年7月,丁利根据资料里仅有的蛛丝马迹,不断缩小搜索范围,他在喇叭河自然保护区整整寻找了一个多月,才发现了疑似蛇洞。蹲守了几天,终于抓到两条亚成体的横斑锦蛇,正好可以配对。
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横斑锦蛇的分布范围很广泛,从四川西南一直可以延伸到秦岭南侧的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一带。但是,丁利指出,由于对海拔高度很苛刻,它们所喜欢的落叶阔叶林地带不会呈连续分布的状态,再加上它们的活动面积不过1平方公里左右,其实际分布点是非常破碎化的。
艰难的人工繁育
在这次人工繁育前,中国珍稀蛇类的人工繁育一直停滞不前,甚至鲜有人研究。
“这是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的科研人员在繁育蛇类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于是,大家产生了一种误解,野生蛇类是无法在人工饲养环境中繁殖的。”丁利告诉记者。
最先打破这种认知的是国外的科研人员。玉斑锦蛇、莽山烙铁头这两种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蛇类,被德国、俄罗斯和美国的动物园、科研机构人工繁育成功。丁利感叹,德国的团队为了繁殖玉斑锦蛇花了整整11年。
正是得益于他们的研究,丁利的团队从这些实践中找到了人工繁育最关键的要点。“人工饲养的蛇类,在它们性成熟、交配之前,必须要有冬眠的过程,而且冬眠时的温度、光照得恰到好处,否则它们根本不会发情,也不可能交配。”
可到底什么样的温度和光照才是适宜的,冬眠的时间需要保持多久,仍是未知数。因此,这三年来,丁利反复摸索,直到找到那个最佳的环境。
横斑锦蛇被养殖在一个超大空间的温控室内。冬季,研究人员多次去往横斑锦蛇的栖息地,掘地1米,测量它们冬眠时洞穴的环境温度作为参照。最初,研究人员不敢将温度调至太低,以防它们冬眠后无法苏醒,功亏一篑。最终他们发现,12摄氏度左右是它们冬眠的最佳温度。然后,再模拟、给予自然环境下四季变换的光照条件。
除此之外,对于生性敏感的横斑锦蛇,研究人员每次接近它们都万分小心,生怕惊扰到它们。“实际上爬行动物都有这样的特点,当它们脱离野生环境,很容易患上‘压力综合征’。”丁利解释,当这些动物受到惊动,产生压力,身体免疫系统很容易崩溃,整个新陈代谢都会出现问题,一不小心就“牺牲”了。团队在对玉斑锦蛇进行试验性繁殖的过程中,就常常发生不明原因的死亡。因此,横斑锦蛇能成功产卵,不亚于一次历险。
科研人员费尽心力繁育这样的珍稀蛇类,不仅仅是为了保存物种的基因资源,对于爬行动物而言,这种方法也是保护种群数量的有效手段。
丁利表示,在水产领域,为了发展生态渔业,会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的方法,而恢复、扩大爬行动物野外种群数量,有时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做法。
“这是因为爬行动物在人工繁殖后很快可以独立生存,是最适宜放归野外的一类动物。它们不同于大型哺乳动物,放归的成功率很低。”理论上,只要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还在,人工繁育的个体就可以回到自然中去。
此外,科研人员需要尽快对横斑锦蛇展开摸底调查,找到分布范围内确切的分布地点,对整体的野外种群数量进行估算。同时,有机会采集更多的野外样本,通过分子遗传学的手段,分析种群演化的过程。这对科学家来说非常重要。
丁利认为,横斑锦蛇所在的横断山脉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它的活动范围有限,完全依赖于所在山体的环境,因此,它可以作为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它的种群演化伴随着栖息地的变迁,科学家可以从中了解现今分布区破碎化格局形成的历史过程,乃至整个横断山脉的环境演变过程,甚至还能解锁这种变化的未来趋势,预测其对其他濒危物种分布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
针对性的保护策略
在针对横斑锦蛇三年的调查研究之后,科学家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发现。他们证实了一个此前的推论:横斑锦蛇与野生大熊猫的分布区域高度重叠。
为什么它们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目前科学家还没有找到答案。一种观点认为,大熊猫作为该地区的“旗舰”物种,对它的有效保护,会对横斑锦蛇起到“伞护作用”。不过,这却成了丁利担忧的地方。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目前已经正式获得国家批复。届时,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高密度区、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大熊猫局域种群遗传交流廊道合计80多个保护地都会被整合划入国家公园,总面积达27134平方公里。
国家公园的目标是对区域内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完整保护,并不仅仅针对旗舰物种。可随着国家公园的项目建设,是否同样能为横斑锦蛇带来保护?
“我们发现,在横斑锦蛇的栖息地内,已经受到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丁利坦言,由于横斑锦蛇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活动范围又非常有限,打草尚可惊蛇,更何况是一些建设项目。事实上,哪怕是非常小范围的建房、修路,都可能对它们产生致命的威胁。
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大而无当的概念,不同的物种有各自不同的生存特点和规律,需要制定不同的保护策略,而这些小型的爬行动物很容易受到忽视。
但这不意味着,对它们的保护毫无出路。科研人员正在抓紧为这些极小种群的爬行动物提供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并在国家公园的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协调方案。
丁利希望,能在整个生态系统不同类群的动物中都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物种,以兼顾它们之间的保护投入和关注程度。
如果物种的栖息地无法得以保全,再成功的人工繁育也一样无法改变它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