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建公园城市 成都“绿色能量”满满
来源:成都
时间:2018-03-26
生物资源
构建市域“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安全格局。
两山是龙门山和龙泉山;两网是岷山水网和沱江水网;两环是环城生态区和二绕生态环;六片是都彭、崇温、邛蒲、龙青、天府、金简六个重要的生态绿隔区。
——摘自《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送审稿)》
去年4月,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在北美上映,夺得首周新片冠军。该片中的三大主演:大熊猫、川金丝猴和雪豹,将全球目光一齐聚焦到了它们的故乡——成都。
什么是成都?在生物学家和地理学家眼中,地处北纬28度上下的黄金线上,海拔落差达5005米的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造就了世界大城市中无与伦比的生物多样性。成都异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成都建设世界最大公园城市,注入了满满的“绿色能量”。
成都优势
高等植物占全国种数十分之一 珍稀动物众多全世界少见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植物学家印开蒲:
“特大城市中心几十公里外就有如此众多的珍稀动物,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特大城市中十分少见,成都丰富的植物本底,则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丰富可供选择的园林植物种类。”
“在世界植物区系的位置,成都正好处在北半球中国—日本植物区系向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热带植物区系向温带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中心位置,这里处于北纬28度上下的黄金线上,是自然禀赋最好、生物多样性、人类居住活动最发达的地区,这是成都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吕荣森看来,成都地貌类型多样,海拔高差悬殊,复杂的自然条件,给各种植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丰富的植被垂直带和植被类型。尤其是在海拔高度上,成都海拔最高处的大邑县西岭雪山大雪塘(苗基岭)高达5364米,最低处简阳县东南部沱江河谷海拔仅359米,海拔高差达5005米,在全球特大城市中绝无仅有。
根据最新的《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报告》显示,全市已发现记录的高等植物大约264科,1224属,3390种,占全国种数的10.9%,占四川全省种数的28.2%,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等6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连香树等23种。市域内已记录的陆生野生动物大约600余种,包括兽类83种、鸟类466种、爬行类31种、两栖类2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等1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小熊猫等58种。市域内野生大熊猫73只,比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增加了83%,其中大邑县26只,崇州市26只,都江堰市14只,彭州市7只;成都市圈养大熊猫已达176只,是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此外,市域内已记录的野生鸟种类由2006年的200余种增加至2017年的484种,占全国鸟类资源的31.9%。其中,青龙湖现已记录野生鸟类200多种,其中稀有、易危、濒危鸟类29种,更有3只全球仅有500只的极危物种青头潜鸭。
“特大城市中心几十公里外就有如此众多的珍稀动物,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特大城市中十分少见,成都丰富的植物本底,则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丰富可供选择的园林植物种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植物学家印开蒲表示。
成都贡献
高等植物占世界的1.1% 四川700多种植物贡献世界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吕荣森:
“在世界植物区系的位置,成都正好处在北半球中国—日本植物区系向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热带植物区系向温带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中心位置,这里处于北纬28度上下的黄金线上,是自然禀赋最好、生物多样性、人类居住活动最发达的地区,这是成都得天独厚的优势。”
成都动植物的影响早就跨越了国界。
截至目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已先后与1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大熊猫科研合作交流,现正与美国、日本、西班牙、法国、加拿大、德国6个国家开展大熊猫长期国际合作繁育研究项目,旅居海外的成都大熊猫现共有19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已与美国、英国、奥地利、澳大利亚、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比利时、韩国、荷兰、印度尼西亚、芬兰13个国家15个动物园建立了大熊猫科研合作关系。目前共有32只大熊猫在海外参与大熊猫国际科研合作。
成都及周边植物,更是走出国门,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至少700多种四川植物,被世界著名植物学家和园艺学家尔勒斯特·亨利·威尔逊引入了欧美多国。1900-1910年间,威尔逊曾四次到访中国西部收集植物,其中有三次深入到四川腹地,从四川引种了大约700种以上的植物到西方。1929年,在威尔逊出版的《China,Mather of Gardens》一书中,更是赋予“中国,园林之母”的誉称,其中就有成都的贡献。
印开蒲梳理发现,在《世界维管植物》和《植物科属大辞典》收集的世界各大洲分布的植物数据和文献资料中,全球高等植物共有818科,14650属,约300000种。“结合中国植物物种信息库资料及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最新统计,可以计算出,成都市的高等植物数量占了全世界的1.1%,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据,成都的高等植物丰富了世界高等植物的植物多样性,当年,威尔逊从四川带出去的岷江百合、圆叶木兰、岷江蓝雪花、绣球藤、四川落叶松等著名观赏植物,在成都都有生长。”而成都人的故乡花——蜀葵,是中国本土以产地命名最早的观赏花卉之一,已有22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8世纪被引种到日本,15世纪末被引种到欧洲,是引种到世界最早最多的植物。
专家建议
对成都生态本底启动一次系统调查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冉江洪:
“从目前来看,成都部分动物种群在扩大,总体来讲,这几年成都的生态环境是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和发展。”
2017年年底,一位成都市民在青龙湖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猛禽白尾海雕的身影,并用相机拍下了其在湖面掠食的精彩瞬间。这是大成都范围内首次观测到这一猛禽。
白尾海雕体长约85厘米,头及胸浅褐,嘴黄而尾白。《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里称它“显得懒散,蹲立不动达几小时,飞行时振翅甚缓慢”。成都观鸟会会长沈尤推测,这只白尾海雕可能来自若尔盖湿地,“若尔盖有白尾海雕分布,南飞过冬恰好可经过成都。”这已经不是青龙湖第一次“接待”珍稀客人。2009年,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雁鸭类棉凫,在成都销声匿迹半个世纪后,出现在青龙湖。2013年1月28日,全球仅有500只的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也在青龙湖被发现。“随着成都城市生态建设的逐步推进,生态效益日渐体现,为鸟类提供了较好的栖息环境,还有一部分原因,近年来爱鸟观鸟的人数增加,发现鸟类的几率也随之增大。”沈尤说。
“从目前来看,成都部分动物种群在扩大,总体来讲,这几年成都的生态环境是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和发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冉江洪表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陈可石同样认可成都的生态环境。“大熊猫代表一种生态环境的极致,这证明成都是宜居的,成都人应该为自己的生态环境、历史、人文感到自豪。”
在专家们看来,成都自然气候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是建设公园城市诸多条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良好的生态是公园城市的本底,生态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总和的要素,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土壤、矿物、河流、阳光、大气、水分等自然物质要素,以及地面、地下的各种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等人工物质要素。”吕荣森说。
当前,成都已开始启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正在策划“天府植物园”、“威尔逊花园”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型项目。“此外,建设一个公园城市,不仅仅需要给城市带来绿化、彩花和香化等环境条件的改善,更需要城市管理现代化,一个公园城市,要充分体现人文的关怀,让生活在城市的人群都有主人公的获得感。”
“公园城市的建设,必须首先掌握成都市的全面生态本底背景现状。”印开蒲以生物多样性为例,“很多资料来源已是10年甚至20年前的收集整理,由于时间久远,近十年来城市的范围不断地扩大,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底资料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尽快对成都市生态本底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