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微生物制剂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名称

中文名称:农业微生物制剂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Microbial Agents‌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实验室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批准成立时间

2025年7月


  批准单位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领域

生态农业


  实验室负责人
主任:谭周亮研究员 副主任:闫志英研究员 副主任:李东研究员


  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康振生院士,副主任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周俭民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谭周亮研究员。学术委员会成员由国内外高水平同行专家组成,共计13人。其中高校委员3人,研究所委员10人;省外委员9人,省内委员4人;依托单位委员3人,学术委员会组成结构合理。学术委员会的核心职能涵盖科研管理与学术指导两大维度。实验室每年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1次,审定实验室中长期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及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开放课题指南,评审并审批开放课题申请,监督课题进展;审议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专题研讨;评估科研成果质量,提名优秀成果奖项及高层次人才计划;听取实验室主任工作报告,审定实验室年度总结报告。监督及维护实验室学术风气,保障实验室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主任

康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主任

周俭民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谭周亮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学伟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陈义华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戴俊彪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

李  东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阮志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王  钰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许玫英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袁  军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闫志英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左建儒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1、功能微生物及活性物质挖掘

2、功能微生物作用机理

3、农业微生物制剂高效创制

4、农业微生物制剂精准应用及效能评价


  科研团队

实验室组建了一支高学历以中青年为主体、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科研队伍。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92名,其中81人具有博士学位,涵盖11个创新团队。研究队伍拥有中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2人、中国科学院“BR计划”5人、天府青城计划科技领军2人和青年科技人才5人,天府峨眉计划青年人才1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四川省“博新计划”1人。


  承担项目

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200余项,累计经费近2.65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63项,累计经费8700余万元;省部级项目140余项,累计经费16920余万元。


  研究成果

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63 项,省部级项目14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3 项。特别是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研发了真菌合成脱落酸生产技术,并支撑建成国际独有的两条大型脱落酸工业生产线,研制了国内首个抗病毒生物农药宁南霉素,实现了万吨级产业化,开发了γ-聚谷氨酸、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肥料产品,共建了西南第一的生物肥料大型发酵基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未来,实验室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深度融合生物技术(BT)与信息技术(IT),引领我省乃至我国农业生物制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