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党委开展“写给老科学家的一封信”活动
来源:党委办 作者:吴林蔚 时间:2022-04-11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持续推进“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行动”专项工作,引导全所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不断从优秀科学家身上汲取精神营养,所党委于2021年12月-2022年3月开展了“写给老科学家的一封信”活动。老科学家精神的火炬,在年轻的学子中传递;老科学家精神血脉的赓续,由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3月的春日成都,生物所年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们,在投身科研工作的同时,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给老科学家们写下了一封封信件。同学们畅谈他们的所思所感,感动于老科学家们对科学的不变初心,共鸣于对祖国厚重的爱国情怀。他们有的写给科学家群像、有的写给引导自己走上科学之路的前辈、有的写给身边退而不休的科学家们……  

 “科技报国、以身许国,功成必定有我,是中国老科学家群体共同的写照。在读博士研究生邓雄飞、王轶帆、朱博峰,硕士研究生童淑娟等13位同学,把信写给了科学家群体,老科学家们一幅幅生动而立体的精神面貌被勾勒出来。他们都谈到了小时候想当科学家的稚嫩梦想和如今在实验室拼搏的现状,联系自身对照前人,他们在信末写出了“中国百年复兴,将由我们共同创造”、“愿吾辈勤耕不辍,自强不息,追随先辈们的精神与事业,矢志不渝”、“我们年轻的学子必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勇气,迎难而上,肩负时代重任,不断前行”等铿锵有力的誓言。  

 “无私、奉献、付出、坚持、严谨、勤奋、开拓者……”这些词汇是写给心中最闪亮那颗星的高频词。博士研究生顾文智、硕士研究生樊文钦,不约而同写给了南仁东先生,他们受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学习时代楷模南仁东先进事迹启发,深感FAST项目的来之不易。魏昭、蒋城、姜丽莎等5位同学,则是给筑起国之重器的钱学森先生、程开甲先生、于敏先生,填满国之粮仓的袁隆平爷爷,被誉为中国植物活字典的吴征镒先生倾吐心声,表达崇敬。在他们心里,先生们不止在科学成就上功勋显著,更是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何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是吾辈漫漫人生路的精神标杆。  

 “桃李无言,榜样在身边”,来自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药物化学等各专业的7位同学,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老科学家们。他们有的写给生态学的刘照光老所长、印开蒲老师,有的写给动物学的赵尔宓院士、费梁老师、叶昌媛老师,有的写给环境科学的廖银章老师,有的写给农业的无名“老麦客”。无论春去秋来、日月更迭,华西坝园区总能看到印老师、费老师、叶老师、廖老师这四位年逾古稀仍然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不倦身影,他们笔耕不缀,他们言传身教,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初心,感动了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  

 李大钊先生曾言:“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年轻的生物所学子们,将接力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牢记习总书记“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讲话,不断奋勇拼搏,自强不息,展现新时代新青年的远大抱负。  

 生物所的学子们,未来的中国科学界,将由你、由我、由她/他;未来的科研硕果,将在你、在我、在她/他!  

      

  一人一悟:  

  1. 他们是孤独的,他们孜孜不倦的行走在行人越来越少的求学路上,他们的认知在冲击和拓宽中不断循环往复,他们筚路蓝缕,他们光芒万丈。—— 邓雄飞(导师唐卓,2021级药物化学博士,写信给老科学家们)  

  2. 科学成就的背后少不了博学的知识,还有一生坚守,百年孤独。—— 王轶帆 (导师谭红,2019级微生物学博士,写信给老科学家们)  

  3. 你们将我们带进科学的繁华世界,传授我们科学的逻辑与系统的方法,培养我们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科研气质,但同时也潜移默化的传递着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朱博峰(导师吴中柳,2020级微生物学博士,写信给老科学家们)  

  4. 在您的身上,我看到了坚韧,看到了无私付出,看到了敬业,您用冲锋者的姿态和人生最后的拼搏给我们青年人上了一堂伟大的课。 —— 陆琪 (导师陶勇,2019级微生物学硕士,写信给老科学家们)  

  5. 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虽然会遇到许多困难与失败,但只要像老科学家们一样,脚踏实地,知行合一,方能格物致知。—— 童淑娟 (导师朱单,2020级生态学硕士,写信给老科学家们)  

  6. 祖国是科学家的一种无法割舍的依恋,爱国是一种内化于心的信念。—— 刘燕 (导师吴中柳,2019级微生物学博士,写信给老科学家们)  

  7. 你们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生,甘做隐姓埋名人。—— 余雅丹 (导师谭周亮,2021级环境科学博士,写信给老科学家们)  

  8. 每一个研究都是一个新奇的故事,通过关注前言研究将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一个个串起来,找到故事的疑问点及好奇点,用心探索,最终成为写故事的人。—— 褚娜 (导师李大平,2021级环境科学博士,写信给老科学家们)  

  9. 你们就是我们前进的灯塔,在我们面临科学问题你们就是我们心中的信仰。—— 谭霄 (导师赵海,2019级微生物学博士,写信给老科学家们)  

  10. 老科学家依恋着他们的事业,事业是厚重的、永恒的,生命是微薄的、有限的,而他们愿以微薄的、有限的生命献给厚重的、永恒的事业,并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万霞 (导师高信芬,2020级植物学博士,写信给老科学家们)  

  11. 作为博士研究生,我们要注意多学科交叉发展,借鉴人文和艺术的思维方式,博采众长。—— 陈东波 (导师谭红,2017级微生物学博士,写信给老科学家们)  

  12. 可以说,没有艰苦时期科学家们发扬科学家精神为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的贡献,就没有现在强大的祖国。—— 刘腾 (导师谭红,2016级微生物学博士,写信给老科学家们)  

  13. 现在我们这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从您们手中接过了科研的重任。—— 李涛 (导师龙海,2018级植物学博士,写信给老科学家们)  

  14. 憧憬、崇敬等词语,不能表达我对您的感受,聊表数语,望自己能成为像您一样的人。 ——  顾文智 (导师李大平,2018级环境科学博士,写信给南仁东先生)  

  15. 生命终有终结,您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浩繁的植物学研究成果,您的严谨学风、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探索实践的人格魅力更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姜丽莎 (导师徐波,2019级植物学硕士,写信给吴征镒先生)  

  16.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FAST会替您一直陪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身边。 ——  樊文钦 (导师廖循,2020级药物化学硕士,写信给南仁东先生)  

  17. 一生为国,初心不变。—— 魏昭 (导师谭红,2018级微生物学博士,写信给程开甲先生)  

  18. 大自然的奇妙常令我敬畏不已,然而,科学的道路从来没有坦途可走,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您的话语常常能给我带来启迪与思考。—— 侯肖楠 (导师谭红,2021级微生物学博士,写信给钱学森先生)  

  19. 知识是科研的基础,汗水是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过程,灵感是过程中的画龙点睛,而机遇则是要耐得住寂寞,唯有如此,才能做出真正的东西。—— 蒋城(导师王涛,2020级植物学博士,写信给袁隆平先生)  

  20. 我佩服您对科学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批判思维。—— 王林 (导师李旭东,2019级环境科学博士,写信给于敏先生)  

  21. 我很庆幸自己还没有失去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可以走上科研这一条纯粹又孤单的道路,很庆幸自己从小便与成都生物研究所结下了缘分。—— 宋玉涵 (导师李大平,2020级环境科学硕士,写信给赵尔宓先生、费梁先生、叶昌媛先生)  

  22. 历史的交接棒传递到我们手中,身为“国家队,国家人”,唯有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敢于承担使命重任,方不负时代所托! —— 王润月(导师青琳森,2019级药物化学硕士,写信给刘照光先生)  

  23. 我们深深明白科研工作应该回归纯粹,摒弃浮躁的思想,保持对科研事业最淳朴的热爱。—— 费璇 (导师向双,2020级生物与医药硕士,写信给费梁先生)  

  24. 您所贡献的不只是一份份研究资料和调研报告,更有那份对科研、对自然的热爱和坚持。—— 李雄 (导师徐波,2020级植物学硕士,写信给印开蒲先生)  

  25. 当时我就在想,原来老一辈的科学家是这个样子啊,将科研当作是一项事业,而不是一个职业。—— 解智杰 (导师李东,2021级环境科学博士,写信给廖银章先生)  

  26. 你们对科研的追求与奉献使我敬佩万分,您们科学家的风骨是我们科研人前进的灯塔,希望我们后来人不负开路者!—— 魏翠翠(导师赵海,2020级环境科学博士,写信给印开蒲先生、廖银章先生、费梁先生、叶昌媛先生)  

  27. 致敬你的艰苦奋斗,致敬你的无私奉献,致敬你为国家粮食安全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 程加省 (导师吴瑜,2019级植物学博士,写信给科研“老麦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