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恒受邀解读成都大运会定点艺术活动《大熊猫》
来源:知识管理中心
作者:仇莹莹
时间:2023-07-25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庆恒接受剧组专访,对舞剧中展示的熊猫和它的伴生物种等元素进行深度解读。通过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以国宝大熊猫文化为主题传递天府文化魅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以下为采访视频及文字整理。
陈庆恒与剧组演员合影
问:大熊猫能从八百万年前一路走到现在,它和它的伴生物种为什么能一直繁衍生息下来呢?
陈庆恒:原始熊猫的出现是在八百万年以前就有的,大熊猫演绎到近一万多年以前的时候,才进化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熊猫的形态。它前面也有兴旺、没落、衰败,然后又再兴旺这样几个循环。大熊猫作为一个很奇特的物种,它经过了反复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刚好大熊猫这个物种它处于现代大熊猫分布的这个区域,它是处在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就是往中国东部的平缓的这个地带之间的过渡地带上。这个过渡地带在历史上有很多很奇妙的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冰期的进退就和大熊猫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关系。历史上在冰期进的时候,在大熊猫分布的高山峡谷地区,它没有像青藏高原或者格陵兰或者南极发生那种大规模的冰盖,就把所有物种都淹没在这个冰盖,大型的冰盖就是上万平方公里这种地段之下,那么在这个高山峡谷区就没有,它叫山岳冰川。山岳冰川随着天气变暖的时候,随着沟谷往上收缩,所有的这些物种它就顺着冰川收缩的时候,顺着沟谷往上延伸。到了冰期的时候,冰川往下延伸的时候,这些物种又退缩。所以在这样的一个高山峡谷地带,还有在四川来讲,就是这个华西雨屏带的区域范围内,这些物种,包括大熊猫、金丝猴、牛羚跟植物里面的珙桐、红豆杉、连香树等物种,它们在这个区域内始终没有被冰盖所消灭。在这个区域,在生物地质历史上就还有一个说法,叫“生物避难所”,大熊猫就是在“生物避难所”这样的环境下延续下来的。虽然一只熊猫本身的寿命只有几十年,但它这个族群就是这个适宜的生境里边不断的更新迭代、繁衍繁殖。所以就一代一代的在这个生物避难所这个区域里边延续下来,一直到我们今天看到的可爱的大熊猫。
问:中国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四川,这和当地的竹子分布有关系吗?
陈庆恒:说竹子之前,我们先来聊聊栖息地。我提了一个见解叫大熊猫的“三古”解说。大熊猫作为一个古老的物种,它栖息在白垩纪一直到第三纪甚至到第四纪,就不断的在扩张的,由冷杉和云杉这种青藏高原东缘才有的这种针叶林树种构成的这种亚高山针叶林栖息地里面。它是栖息在一个专有的植物群落里面。它吃的食物,箭竹类的竹类作为大熊猫的主食竹又是一个第三纪以来保存下来的物种,一个古老的物种,古老的物种栖息在古老的物种构成的栖息地里面,吃的食物是古老的植物。所以说为什么大熊猫它非常特殊,就在于这个“三古”的特殊性里面。所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要把大熊猫作为它的会徽。这个就是有它特别的深意,在全球很难见到具有这样特殊性的动植物复合生态系统。
关于大熊猫主食竹这个问题。大熊猫它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它也不断受到其他动物以及环境变化的冲击,所以它的食物种类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作为大熊猫本身的,作为它的动物学的,从系统发育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它是一个肉食性的动物——熊。当然,后来有些熊演化到现在熊的时候,也是属于杂食性的。大熊猫在早期的时候,也是属于杂食性的。但是它在生存的胁迫,以及跟其他动物的博弈过程中,它打不过老虎、豹或其他的类似的肉食性动物,它没有那么矫健敏捷它要去捕食动物性食物的时候有困难。所以它就变成了植物性食物的,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动物中,像兔子、或者羚羊,食草类的动作中,能够很快的把这个肚子装饱,尤其是像牛类,它有瘤胃。它可以囤积食物在胃里,然后到了它这个安静的环境下之后它慢慢反刍出来后,慢慢的再来消化。大熊猫没有这样的器官结构,在食物获取方面,它既比不过别的肉食性动物,也比不过其他的这种草食动物。所以它就只有“另辟蹊径”,选择一种别的动物都不吃的食物种类。那么整个这个进化的过程中间,它就将箭竹作为主食竹,并与其协调共生,就是协同进化,就进化为以竹为主要食物的动物。
大熊猫的主食竹,箭竹就是它最主要的食物。它就是这样变化过来的。食物短缺的时候,比如说遇到当年竹子开花的时候;还有就是有时候来到阔叶林里后,它找不到其他的食物,它也会去吃一些阔叶树较嫩的叶子,嫩尖儿,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草类。但是始终是竹类中箭竹属的几个种类是它最主要的食物。
问:据说珙桐也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珙桐作为舞美元素被运用到舞剧《大熊猫》的舞台部分。请给大家介绍下珙桐的前世今生。
陈庆恒:它比大熊猫的起源,现代珙桐甚至比大熊猫的时间还早,大概是一千万年或者一千两百万年这样子的历史尺度。珙桐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物种。所以大熊猫是一个旗舰物种,是统帅这个生物地理群落的,所统帅的生物地理群落,除了刚才说的一些雉鸡、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外,还有珍稀的濒危植物——珙桐,连香树,水青树,红豆杉等等。它们作为一个以大熊猫为旗舰物种的完整生物地理群落,大熊猫是作为统帅地位来领导,类似我们领导一个团队这样的生物地理群落。
谈到珙桐,就要提到一个人——法国的博物学家,叫戴维(Armand David)。戴维当年在雅安地区的宝兴做野外博物考察时,他是发现熊猫,第一个命名“大熊猫”的人,同时也是命名“珙桐”这个植物的人。在国际上,关于动植物有个叫做“命名法规”,它都是用拉丁文来进行命名的。名字里,前面是属名,后面是这个物种的种名。所以这个珙桐就是用戴维的姓氏来命名珙桐的属名,就是Davidia (involucrata) ,从它物种本身来讲,是非常珍贵古老的“活化石”植物。这个植物又非常奇特,开花季节,在空中翻飞时的白色的苞片实际上不是它的花瓣,而是它的果实的苞片,它的苞片长得像两瓣花瓣一样,在它开花的时候,在微风吹拂下,在丛林间翻飞,非常漂亮。所以外国人给它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中国鸽子树”,就像一群和平鸽在空中飞舞这样的情景。
所以珙桐另外一个含义就是“中国鸽子树”,就是和平的含义。所以珙桐除了作为一个古老物种,在现代科学中有科学研究的意义,在文化上有它的关于和平象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