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重点实验室课题组在石棉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基地进行野外学术研讨
作者:胡君 摄影:程新颖 时间:2018-04-10

 4月2至4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重点实验室森林生态与植物群落学课题组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和承担的国家研发计划项目,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生态学学术探讨交流会。此次会议在已经完成森林塔吊安装的石棉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基地的现场考察中进行。课题组长刘庆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负责人尹华军研究员等10余名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组会。 

 课题组对位于石棉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大样地和森林塔吊进行了考察。通过对生物多样性大样地的考察,为实验室启动的大样地植物和植被本底调查方案的细化提供有益的建议。在对森林塔吊的考察中,科研人员攀爬上建立在海拔2700m亚高山针叶林中的森林塔吊,考察了林冠结构和林海景观,并探讨了利用森林塔吊开展生态学研究的设想,为下一步林冠生态学研究的选题提供了基础。 

 同时,课题组组还对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关于大熊猫栖息地恢复的人工林群落构建与示范”和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西南亚高山典型退化针叶林结构优化调控技术试验与示范”试验基地进行了考察,项目主持人尹华军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样地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与会人员现场分别就林下植物群落配置、乡土植物应用、竹类生长特征以及移栽技术等方面进行讨论,对项目一下步的实施工作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意见。 

 考察后,大家在样地内席地而坐,围绕研究基地建设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地上地下生态学偶联机制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广泛的意见交流和学术讨论。刘庆研究员就生物多样性大样地未来的研究工作、尹华军研究员对青藏高原东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赵文强副研究员根据对林下凋落物和苔藓的观察、寇涌苹博士对横断山区不同气候带下的生态学机制等分别发表了意见,大家讨论的异常激烈,并在交流中形成了一些具前瞻性的研究方向。 

 课题组还对目前研究生的基本科学素养、野外生态学常识等相关研究生培养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建议未来研究生除阅读最新发表的科研文献外,相关生态学课程还应尝试在野外生态系统中实地教学,促使大家近距离理解生态学基础知识,寻找科学问题、激发科学灵感,为未来的科研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野外考察人员

亚高山森林大样地内考察 

森林塔吊上远眺 

在森林塔吊上进行未来生态学研究计划的讨论 

石棉公益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试验基地的考察与研讨 

林下席地而坐的学术讨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