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
读书不觉已春深,与书相伴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第25届世界读书日。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小编为您推介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2019年参与编著出版的几部学术著作。
如今,生物多样性危机日益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吴宁研究员参与联合国IPBES(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编著:The reg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亚洲及太平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区域评估报告)
亚洲及太平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区域评估报告
本报告对决策者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评估,包括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现状、趋势和威胁、自然对人类的贡献以及政策和管理对策选择。确定生物多样性消减和自然对人类贡献的根本原因,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制定适当的应对方案、技术、政策、财政激励和行为改变。
评估结论认为,该区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宝贵的生态系统服务为人类福祉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虽然该地区经济增长迅速,城市化和农业扩张迅速,但这是以生物多样性为代价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是生物多样性消减和人类对自然的需求的主要间接驱动因素,导致生境的改变和退化、外来入侵物种的增加和污染。
本区域评估报告为亚洲及太平洋的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使他们能够就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促进获得遗传资源以及公平地分享利用生物多样性所产生的惠益作出决定。
《西南亚高山森林根系分泌物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森林生态过程与调控项目组尹华军、刘庆研究员编著。
西南亚高山森林根系分泌物生态学研究
植物根系分泌物输入特征及其介导的生态学效应与调控机理已成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下森林根系-土壤-微生物互作过程研究的热点和学科交叉前沿。本书为近5年研究团队有关西南亚高山森林根系分泌物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①根系分泌物研究概论;②根系分泌物收集技术与化学组分分析;③环境变化下根系分泌物化学组分与含量特征;④根系分泌物(涵括根系分泌物C输入、C:N化学计量特征、特定根系分泌物化学组分、菌丝C源输入)生态学效应与作用机理;⑤未来研究展望。同时,在撰写过程中各章节也尽可能地整合了国际上根系分泌物研究最新前沿进展。
《西南亚高山森林根系分泌物生态学研究》是国内第一本针对森林根系分泌物生态学系统性研究的专著,可丰富和拓展典型森林根际生态学过程与理论体系的新认识。
《环境与能源微生物》,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东博士参与本书撰写。
环境与能源微生物
环境和能源微生物学是一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在推动我国新能源事业蓬勃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进步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从微生物基础知识着手,系统地介绍了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以及产能调控等基本内容,应用微生物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如何治理环境污染,提供清洁能源和绿色化学品。作者力图让读者能够深入地理解微生物,了解不同种类微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微生物在生态环境恢复中的作用,以及微生物在新能源产业中的主要应用。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四川蓝皮书: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19)》。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罗鹏研究员等参与编写了生态保护与管理篇的B5部分。
四川蓝皮书: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19)
四川是生态资源大省、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四川蓝皮书: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19)》紧扣四川生态建设的重点、难点、亮点,全面呈现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前沿性探索。本书由总报告、绿色高质量发展篇、生态保护与管理篇、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篇、生态文明体制构建篇五个部分组成。总报告对四川生态建设的主要行动、成效和挑战等进行系统评估与总结。绿色高质量发展篇紧扣四川重点生态建设,突出四川在绿色高质量发展领域的创新与成效。生态保护与管理篇对四川生态保护与管理、农牧民生计与补偿、社区共管模式等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篇对四川在流域管理、大气治理等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并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排污许可等关键制度提出重要政策设计。生态文明体制构建篇从乡镇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草地畜牧业链接机制、生态保护公共参与等多个角度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的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