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重走院士路丨体验野外科考,从观察一只蛙开始!
时间:2019-08-06
夜间深入树林观察各种蛙,在溪流里寻找山溪鲵的踪影,聆听峨眉仙琴蛙的奇妙叫声,初步掌握蛙类的鉴定方法,通过外形观察及肩骨解刨来探究“蛙”和“蟾”的不同……2019年的7月29-31日,由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组织的“重走院士路”野外科考活动在峨眉山景区举行,9名同学在此次活动中,重走了17年前由赵尔宓院士带队的同样行程和路线的野外科考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野外科考的成都生物所的带队老师,恰好就是17年前参与了活动的蒋珂同学。
当年的学生今天的带队老师
科学始终有人延续
风起于青萍之末。2002年7月19日,“与院士手拉手”活动正式启动,赵尔宓院士带领23名中小学生赴峨眉山进行野外科考。
那一次活动的影响,或许赵尔宓先生也没有想到。当年参加了该次活动的23名学生当中,就有三名同学后来都直接或间接从事了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其中,薛飞同学,后来考上了赵尔宓先生的研究生,从事蛙类听觉研究;吴耘珂同学,后来考到哈佛大学,从事两栖动物的研究,目前在康奈尔大学与美国农业部联合实验室工作。另外一个同学蒋珂,后来长期跟随赵尔宓先生学Xi,目前在成都生物所李家堂研究员课题组工作,从事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研究。
右一为蒋珂
基于这样薪火相传的影响,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特别组织了“重走院士路”的野外科考活动,重走当年的线路和行程,以实际行动传承赵先生的科学精神。
寻蛙听蛙
在峨眉山打开两栖爬行动物世界的大门
29号当天,同学们到了峨眉山景区已是傍晚,正好遇到峨眉山的雨季,持续一天的雨水将峨眉山浇透了。本次带队的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学者蒋珂老师说,观察峨眉山的青蛙,最好的季节大概在每年的5到9月,天Hei之后。在安放好行李后,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头灯、网兜等工具,穿雨鞋雨衣打着雨伞,全副武装往清音阁走去。
峨眉山也没有让同学们失望,确实是观察两栖爬行动物的理想地点。同学们前往清音阁的路上,不断地发现了正在被蚂蟥吸食的峨眉林蛙、背部图案像树干一样的峨眉树蛙、味道类似臭虫的合Jiang臭蛙、隔得远远的都可以闻到臭味的大绿臭蛙、皮肤有明显摩擦感觉的棘腹蛙、大约一年生的峨眉髭蟾蝌蚪、峨眉角蟾蝌蚪等等。而每发现一种,蒋珂老师就及时地对同学们进行现场的讲解。每发现一种,同学们都像寻到宝物一样开心。而在蒋珂老师的讲解示范之下,同学们跟这些两栖爬行动物来了个近距离接触,敢摸敢闻,完全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而在第二天的夜里,同学们的行程,是寻找峨眉仙琴蛙的踪影,聆听它们独特而神奇的叫声。担任向导的李叔叔,也在17年前给赵尔宓院士当了向导。在李叔叔的带领下,孩子们去到零公里附近的茶山,在走了几百米的山路后,在一个水潭边,终于听到了峨眉仙琴蛙们类似Dan奏古琴的叫声。而因为这些蛙挖的洞大小不一,发出的声音也不尽相同。爱岗敬业的蒋珂老师更是奋力下到水潭,为同学们捉到了一只,然后现场讲解。
观察与学Xi相结合
考察与科普同步进行
晚上寻蛙,白天学知识学方法。为了给同学们最丰富的知识和体验,蒋珂老师还从成都带了几十种蛙和蟾蜍的标本,以及显微镜等工具,白天不能进行野外观察的时候,就在宾馆给同学们进行知识的普及。
他教同学们如何结合参考资料,初步掌握蛙类的鉴定方法;通过标本,让同学们了解峨眉髭蟾,探究其“胡子”的作用;通过外形观察及肩带骨解剖,探究“蛙”和“蟾”的不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蛙的标本,从中观察每一种的细部特征,又有什么不同。
也不是没有遗憾。30日当天,同学们前往峨眉龙洞河考察,寻找龙洞山溪鲵的身影。但是,同学们一无所获,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一只。蒋珂老师推测说,龙洞山溪鲵种群数量减少,或许跟附近人工饲养的虹鳟鱼逃逸入侵有关,虹鳟鱼是食肉的,山溪鲵在它们面前不容易存活。
最难得的是,蒋珂老师还带了“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祖师爷”刘承钊院士1930-1940年间的野外科考笔记,以及详细的科研日记、论文、手绘图等等真迹。看着泛黄的有七八十年历史的笔记,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老一辈科研人的严谨、艰辛和不易。幸运的是,老先生们的科考事业始终有人继承,17年的初二学生蒋珂是,参加本次活动的9名学生中,即将到华中农业大学生物系学Xi的准大学生李茂良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