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新农村》:让农发科技项目惠及宁夏百姓
来源:塞上新农村
时间:2014-08-13
肖亮在永宁县李俊镇许桥村查看番茄长势
资料图
从2011年的40亩,到2014年的15万亩,3年多来,他用满腔热血和辛勤汗水孜孜不倦的向宁夏农民示范推广生态高值农业病虫防控关键技术,使项目区农业增效近亿元,他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任和敬重。他就是宁夏农发“绿色农业新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主持人,如今已年近花甲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肖亮。
农民亲切地称他“肖老师”
6月18日下午,肖亮和往常一样,来到位于永宁县李俊镇许桥村“绿色农业新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基地察看番茄长势。
“满国在吗?”还没到地里,肖亮就大声地呼喊着这块番茄地的主人名字。
“肖老师又来了!”从番茄地钻出几个带草帽的农民,他们笑呵呵地迎了上来。
“番茄这两天长得怎么样?”肖亮问大家。“长得挺好的,您就放心吧!”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
肖亮一边应着声,一边急不可待地向番茄田里走去。几个年轻的农民,紧跟在他身后,你一言,我一语地向肖亮汇报着近期番茄的长势变化。
农民满国告诉记者:“从2011年起,我们就在肖老师的指导下免费使用S-诱抗素,种出的番茄不仅果形好、色泽艳、口感佳,关键是抗病性强,到目前没有发生过病虫害。”
菜农江占海一提到番茄病害至今心有余悸,他说:“一发病整个苗子就毁了,市面上所能买到的农药几乎都试过了,就是不见效果。现在好了,有肖老师的正确指导,我们就敢放心种番茄了。”
满国高兴地说,过去他们种番茄,一亩最多产2万斤,自从使用了S-诱抗素,一亩至少也能产2.5万斤。站在一旁的菜农马立东插话道,去年他家种了6亩多番茄,共收入10万多元。他说:“这可都是肖老师的功劳啊!”
使用S-诱抗素的好处还不止这些,江占海说:“过去种番茄,一年一亩地要用800多元钱的农药,现在用上S-诱抗素,基本不打农药了,不但少花钱,还节省了不少人力。”
“在农民的田地里试验容不得失败”
随行的永宁县农发办工作人员王佳告诉记者,许桥村农民有种植番茄的传统,然而,前几年,因为频繁暴发黄化曲叶病毒病导致农民损失惨重。为了帮助农民战胜病害,自2011年起,这几位农民家的番茄田被自治区农发办确定为“绿色农业新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基地,肖亮成为该基地的负责人。三年时间里,他深入田间地头,细心查看番茄长势情况,精心指导。通过使用可增强抗寒、抗病、抗旱、增产增收的绿色、环保S-诱抗素系列生物药剂,收到良好效果。
三年来,除了许桥村,宁夏农发“绿色农业新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先后在银川、吴忠、中卫、固原的永宁、贺兰、青铜峡、海原等15个市县建立核心试验基地和示范推广点50多个,累计示范和推广面积达30万亩。三年来,无论是骄阳似火的酷暑,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在项目区的田间地头,农民都能看到肖亮穿梭服务的身影。肖亮坦率地说:“我主持的项目都是直接在农民的田地里试验,收成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容不得失败,再说啦,农民这样信任我,我当然要为农民负责呀!”由于长期辛苦工作,肖亮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生劝他手术治疗,可他不忍心放下工作,他说:“再过两年我就退休了,那时候再治也不迟。”
自治区农发办总工程师、高级专家马琼告诉记者,肖亮自2011年担任“绿色农业新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主持人之后,家住四川省成都市的他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待在宁夏。对此,肖亮倒也十分“享受”目前的工作,“如今我的孩子工作了,老婆也退休了,我可以安心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了。”
项目实施三年新增效益近亿元
因为长年在项目区工作,肖亮的脸膛被晒得油黑。他幽默地说:“我这副模样,更便于和农民打交道。”谈起他主持的“绿色农业新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肖亮总有说不完的话,据自治区农发办测算,三年来,通过示范推广生态高值农业病虫防控关键技术,使项目区设施蔬菜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生产投入降低30%以上,而产量增加20%以上;大田作物化肥使用量减少2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生产投入降低10%以上,产量增加10%以上。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在我区农发科技项目的带动下,S-诱抗素在全区水稻上的应用面积达到26万亩;S-诱抗素与新奥霉素、壳寡糖等生物制剂联合在蔬菜、西甜瓜等作物上的应用面积达2.8万亩。使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技术已在全区推广4500亩,在全国面积最大。
记者了解到,“绿色农业新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执行期间,先后在宁夏15个市县建立核心试验基地14个,示范推广点40个,累计推广面积3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600人次,培训农民1000多人次,新增效益达9600万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2013年底,该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自治区农发办主任陈延告诉记者,近年来,自治区农发办按照将农发项目区打造成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样板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区,农业新科技的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先后与中科院的20多个科研院所合作实施了42个科技合作项目,在此过程中,一批批农业科研专家来到宁夏,他们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潜心科研,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不图名利、不计得失、默默奉献,把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推广到田间地头,把更加有效的科技服务送到千家万户,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我区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肖亮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也正是有了这些科学家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对待事业的不懈追求,为我们不断深化院地科技合作,推动宁夏农业科技创新增添了信心,也为宁夏农发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人物名片:
肖亮,1956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是宁夏农业综合开发“绿色农业新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主持人,该项目于2013年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肖亮有着丰富的农业技术推广和组织能力,曾经主持和参与过科技部农技推广项目、国家粮食丰产工程项目和南方抗旱节水项目。在宁夏工作三年来得到了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户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