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赵川 高原上的科学青年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彭丽
时间:2014-03-31
3月10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赵川博士喜获英国生态学会青年研究学者奖,成为2013年度全球在该学会所属期刊发表年度最佳论文的五名青年科学家之一。谈及获奖,赵川很谦逊,脸上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笑容,只轻描淡写地表示:“挺意外”。
灵感源于观察
这篇获奖论文是关于甲虫通过驱使蚯蚓到低土壤层从而促进植物生长的研究。杂志编辑给予如此评价:“我们很喜欢这篇论文简洁的实验设计以及不与传统理论相符的有趣结果。这项工作还增加了一个新的方面的研究:甲虫如何影响植物和生态系统以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如何发挥作用。”
聊起论文从选题到构思的过程,赵川说,灵感来源于一次野外考察。
2010年,他跟同学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辖的红原县做实验。路过牛粪堆时发现甲虫正在吃牛粪堆里的蚯蚓,他便蹲下来观察,发现甲虫惊得蚯蚓四处逃逸。“牛粪堆是为植物提供营养的,蚯蚓分解牛粪则能促进植物生长。”于是,赵川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甲虫会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顺着这个假设,赵川开始查阅大量文献,并开始着手进行预实验。他与课题组成员在青藏高原东部典型的高寒草甸,通过野外微宇宙控制试验,模拟构建了土壤有机质、蚯蚓、甲虫三级食物链。赵川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实验方案的确定是其间遇到的最大困难,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他对实验方案设计没有丝毫把握。
“我从没想过要中途放弃实验。”赵川说,科学研究有趣之处就在于发现现象,并透过现象慢慢揭开其本质。他前后花了两年时间进行取样观察,得出了一个与多数人直觉相反,并且十分有趣的结果:甲虫并没有改变蚯蚓的数量,而是迫使蚯蚓向深层土壤转移,从而间接地提高了下层土壤的孔隙度和有效养分含量,并增加了植物地上生物量。
耐得住寂寞
自2007年读研开始,赵川每年都会有大半的时间在野外做实验。这个来自河南平原的小伙子刚上高原时还是有些不适应,眼眶充血、鼻子流血,同时还得对付高原上凶猛的蚊子。“穿着裤子都能咬一个大包。”赵川乐呵呵地比划着。不过,他很快适应高原的气候环境了,并融入了当地生活。
有时做实验需要挖土柱,临时请不到工人,赵川就与同事卷起裤腿自己挖,在高原上做这样的重体力活,他仍然很带劲。由于长期日晒,赵川皮肤有些黝黑,藏胞们常以为他是当地人,会用藏语和他打招呼,每当这时赵川总是不停地点头微笑。
赵川说,在高原上生活作息很有规律,早上7点起床外出实验,晚上11点左右准时睡觉。闲暇时候会去钓鱼、采蘑菇,有时候遇见下大雨就做好吃的犒劳自己。不过,这种被赵川描述得有些像世外桃源的野外生活还是有很多人不太习惯。
“他是一个很耐得住寂寞的人。”课题组同事何奕忻告诉记者,赵川经常在野外一待就是几个月,从没有听他有任何抱怨,总是乐在其中。“他很享受野外调查,更享受观察发现不同的自然现象,并揭示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
做好手头的事
从本科读到博士,赵川学的都是生态学。他说自己从没有过多地设计人生,也没有制定宏大的目标,只想踏踏实实做好手头的事情。“做比说要强多了。”赵川表示,导师孙书存研究员的学识和为人对他影响很大,“导师科研非常用心尽力,经常加班到凌晨,慢慢地我也养成了多做事少说话的性格。”
平时,赵川喜欢读历史、哲学、宗教等人文方面的书籍。他说能从中吸取到正能量,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我喜欢工作与生活相平衡的状态。”赵川希望自己在闲暇时能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工作和生活。
目前,他在刚完成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申请的工作后,便立即参与到他现在所在的全球变化生态学课题组“青年973项目”的申请工作当中。
“科研要靠长期的积累,不同学科内涵不同,生态学研究就是要在大自然中多观察,描述大自然现象,揭示出普遍规律。”赵川很庆幸身处青藏高原作研究,“这里空间异质性强,自然现象千差万别,为科研提供了广阔舞台。”
《中国科学报》 (2014-03-31 第5版 创新周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