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揭示云杉人工林间伐诱导土壤稀有真菌类群扩张
作者:强薇,等 时间:2023-05-22

 低效人工林间伐是模拟林窗自然形成、提高生态系统功能和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常用林业管理措施之一。间伐可以加速林窗的形成,林窗内的太阳辐射、土壤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供应的增加,改变了林下的物种和功能多样性,从而促进林窗边缘树木的生长和改善森林植被的健康状况。然而,间伐也可能改变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特别是真菌群落。间伐初期为腐生土壤微生物提供了枯枝和死根等有机底物,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土壤放线菌和非特异性细菌对高温和蒸发特别敏感,因此它们的数量可能在林窗中减少。此外,森林间伐还可能对土壤中的总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的生物量产生负面影响。然而,随着林窗演替的进行,尤其是林下植被进一步发育,土壤微生物各类群如何响应仍然存在争议。因此,探究土壤微生物各类群随着间伐强度和变化及驱动机制,对于深度理解人工林结构调整及其对生态功能的影响至关重要。 

 为了揭示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地表过程与生态系统管理项目组庞学勇研究员团队的博士生强薇等人,以低效云杉人工林间伐样地为研究平台,通过MiSeq测序,开展了不同间伐强度对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利用FAPROTAXFUNGuild数据库对微生物功能进行分类,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和林下植被状况,探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在不同的间伐强度下保持稳定,而土壤稀有真菌类群的丰富度在大林窗中比小林窗中至少高1.5倍。土壤总磷和可溶性有机碳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素。(2)土壤稀有真菌类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随着间伐后林下植被覆盖率和灌木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林窗刺激了林下植被、稀有腐生菌和菌根真菌的增加,进而可能加速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然而,(3)间伐也导致内生植物病原体的丰富度增加了7.90倍,暗示间伐对云杉人工林的健康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因此,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真菌是森林恢复和养分循环的驱动力,也可能是一些植物病害的诱因。为了全面评估一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及其在森林恢复中的意义,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植被发育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756)等项目资助。近日以“Shifts of understory vegetation induced by thinning drive the expansion of soil rare fungi”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期刊。 

 原文链接

 

 

 

 

 

 

 

 

  图 1 云杉人工林林隙中土壤真菌(a)和细菌(b)群落在OTUs层面上的Shannon-Wiener和Chaos指数。对照组:无间伐;SG:小林窗;MG:中等林窗;LG:大林窗 

    

   2 云杉人工林林窗中土壤真菌(a)和细菌(b)群落在功能层面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对照组:无间伐;SG:小林窗;MG:中等林窗;LG:大林窗 

  图 3在云杉人工林不同间伐强度下,总的真菌和稀有的真菌(a,b)/细菌(c,d)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对照组: 无间伐;SG:小林窗;MG:中等林窗;LG:大林窗;Shannon:林下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Richness: 林下植物的丰富度;生物量:林下植物的地上生物量;OP:速效磷;TP:总磷;BD:土壤容重;C:N:土壤有机碳与总氮的比率;DOC:可溶性有机碳 

   4不同间伐强度下稀有真菌功能类群的扩张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