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在高寒灌丛土壤碳循环过程对氮添加响应研究中获新进展
来源:生态中心
作者:王东
时间:2017-08-17
高寒灌丛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部分,但由于高寒灌丛生态系统的特点以及研究历史等原因,与森林和草地相比,目前还十分缺乏高寒灌丛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研究。在全球大气氮沉降背景下,如何准确区分和量化土壤碳循环过程对氮添加的响应,进而评估全球大气氮沉降背景下高寒灌丛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潜在变化,更加深刻地认识高寒灌丛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东在导师刘庆研究员和尹华军研究员的指导下,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 scrub)高寒灌丛土壤碳收支对不同氮添加水平(N0;对照, N20; 20, N50; 50, and N100,100 kg N ha-1 year-1)的响应。研究表明,窄叶鲜卑花灌丛土壤为 “碳平衡系统”,凋落物(73 ± 1 g C m-2 year-1)和细根(360 ± 34 g C m-2 year-1)的年碳输入量(433 ± 33 g C m-2 year-1)约等于土壤呼吸年碳输出量(466± 5 g C m-2 year-1)。氮添加通过增加细根生产增强了土壤的碳汇功能,使土壤从碳平衡转变为碳汇(163-175 g C m-2 year-1)。因此,全球大气氮沉降的增加可能通过增加高寒灌丛地下细根的碳输入使高寒灌丛成为大气CO2的汇。
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农林类期刊《Agriculture and forest meteorology》上。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科院拔尖青年人才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土壤碳收支对不同氮添加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