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成都生物所β-氨基硝基烯烃的不对称还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表日期: 2012-10-12 作者: 刘祥伟 文章来源:天然产物中心
打印 文本大小:    

反应过程

手性β-胺基硝基烷烃是一类重要的手性化合物,它不仅是手性1, 2-二胺的直接前体,同时还可以转化为手性α-胺基羰基化合物。理论上讲,对β-胺基硝基烯烃进行不对称催化还原是合成手性β-胺基硝基烷烃化合物最简便直接的一种方法。然而,由于硝基官能团的存在,致使该类烯胺的不对称还原极具挑战性,到目前为止,文献上尚无任何实现该方法的报道。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产物中心孙健研究员课题组在手性有机催化不对称还原研究领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发展了一系列原创性的高性能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解决了一系列困难亚胺和烯胺底物的高对映选择性还原难题。最近,该课题组针对β-胺基硝基烯烃的不对称催化还原,巧妙设计了一类结构特别简单的双功能有机小分子催化剂,首次实现了三氯氢硅对一系列β-氨基硝基烯烃的高对映选择性还原,取得了高达99%的收率和97%的对映选择性,为高效合成手性β-胺基硝基烷烃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实现了对该研究领域的新突破。另外,该研究还通过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了烯胺是经过亚胺异构化的动态过程被还原的。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化学类综合期刊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Chem. Eur. J. 2012, 18, 9204-9207) 上。文章发表后,很快被小分子催化领域国际知名专家Benjamin List在专业杂志Synfacts (Synfacts 2012, 8, 1022-1022. DOI: 10.1055/s-0032-1317144)上撰文进行了专题评述。Benjamin List在评述中除了对该研究的价值进行了积极评价之外,还特别提出:在当今的不对称催化领域,为了解决高难度的反应难题,催化剂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在该研究中,Sun课题组却用结构简化之极的双功能催化剂实现了高对映选择性转化,该催化剂的亚磺酰官能团同时发挥了三重功效,既是唯一的手性来源,又同时充当路易斯碱和脲活化基团,这样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原文url: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chem.201201192/abstract

专题评述url: https://www.thieme-connect.com/ejournals/abstract/10.1055/s-0032-1317144


电话:028-82890289   传真:028-82890288   Email:swsb@cib.ac.cn
邮政编码:610213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23号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5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