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构CNS三大期刊月报(2014年10月)
                            
                                
                                    
                                        来源:生物探索
                                    
                                
                                
                                    
                                
                                时间:2014-12-15
                            
                        
                    导语:自然系列期刊在2012年的论文统计显示,发文140篇论文的中国科学院超过日本东京大学排名亚洲机构第一位,这也是Nature Index统计以来中国科研机构首次排名第一,反映出中国顶尖科研机构在数量上领跑亚洲。据生物探索统计,2014年10月份中国科研机构在Nature、Cell和Science三大系列期刊的总发文量是72篇,比上月高出16篇。
在生物学领域,三大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及其子刊,简称CNS,倍受中国研究人员推崇,他们希望凭借CNS在学术界的威望将中国尖端、前沿的研究成果向全世界传达。这些研究动态代表了中国科研机构的最高水平。生物探索希望对此进行统计,从发文成果追踪国内科研经费动向,便于生物医药圈内的研究人员和学生能够实时了解中国顶尖研究人员从事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一、10月份中国机构CNS发文与学术领域热度

2014年10月份中国研究机构在三大系列期刊共发表72篇论文,包括Cell系列38篇、Nature系列32篇和Science系列2篇,其中Cell主刊,Nature主刊以及Science主刊的发文量分别为1篇、4篇和0篇。
从发文比例上看,与上月相比,本月Cell系列期刊发文数量暴增了20篇;中国机构发表的论文一直处于上位的Nature系列期刊略低于9月;Science系列期刊发文数量为2篇,略高于上月。
从地区上看,大陆仍然是中国机构发表CNS论文的主体,台湾地区本月发文数量为4篇,略高于上月,香港地区发表文章数量为0篇,低于上月。
从学科领域上看,10月份,CNS发表的中国机构研究论文中,分子生物学领域(24篇)排在第1位,肿瘤分子学排在第二位,有13篇文章入列,细胞生物学有11篇文章入列,排在第三。
从学术热点上看, 在干细胞领域,我国科学家也有了重大的突破。10月1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艺研究团队领衔完成的研究成果,宣布首次发现了乳腺中的多能干细胞,“刷新”了由国外科学家在2011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乳腺干细胞只存在单潜能性的理论。该研究成果以干细胞为切入点,为靶向治疗乳腺癌提供新思路、奠定了应用的基础。曾艺研究团队发现,成体乳腺器官中存在着未分化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有着特异标记—蛋白C受体基因。他解释,成年人的乳腺中,竟然还藏着细胞界的“百变天后”—多能干细胞。这些能在乳腺发育过程中分化成所有乳腺细胞类型。而此前,科学界认为,乳腺干细胞仅仅具有单一分化潜能性质。
在病毒学领域,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院士的研究小组与牛津大学等单位的科学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紧密合作于2014年10月19日在Nature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Hepatitis A virus and the origins of picornaviruses的论文,详细阐述了甲型肝炎病毒的独有的结构特性、极强的稳定性、特殊的脱衣壳机制和进化关系。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称,获得了成熟的HAV病毒和空病毒颗粒的高分辨率X射线结构。他们发现除了空病毒颗粒的内部有少许无序,基本无法区分两种病毒颗粒的结构。完整的病毒包含有效病毒蛋白VP4,而空病毒颗粒则只包含未裂解的前体VP0。光滑的病毒颗粒表面缺乏对应受体结合位点的凹陷。肽扫描数据扩展了以往报道的VP3抗原位点,基于结构的预测结果表明还有更多其他的表位。研究人员证实HAV不具有任何的口袋因子(pocket factor),能够显著耐受高温和低pH,而空病毒颗粒比完整病毒更加强有力。病毒脱壳是病毒与宿主细胞识别作用后,病毒壳构象发生变化以方便病毒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的重要过程。结果显示这一病毒有可能通过了一种新型机制脱壳。基于结构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HAV处于“现代”的小核糖核酸病毒和更为“原始”前体昆虫病毒之间。HAV保留了通过胞吞作用在细胞间传播的能力
此外,如今风靡科学界的CRISPR技术也引起了中国科学家的关注。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将RNA直接注入到单细胞胚胎中,利用CRISPR/Cas系统构建出了多个基因突变的大鼠品系。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的《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华东师范大学生科院生命医学研究所刘明耀教授和李大力副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文章报告称,研究人员通过将RNAs直接注入到单细胞胚胎中,利用CRISPR/Cas系统构建出了多个基因突变的大鼠品系,证实在大鼠中Cas9能够高效地介导基因编辑,同时生成复合基因突变体模型。研究人员详细描述了逐步构建出基因敲除和基因敲入大鼠的程序。这一实验方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指南,如何来选择基因组靶点、合成导向RNAs、设计和构建同源重组(HR)模板载体、显微注射,以及在首建鼠(founder)和后代中检测突变及插入。从靶点设计到鉴别首建鼠只需要6周,其中不到10天是真正的动手工作时间。
二、10月份城市&地区在CNS的论文和影响因子

从CNS论文影响因子看10月份北京以327.338分卫冕排行榜,从上图可以看出,上海以256.711分居第二,北京和上海的CNS论文影响因子领先其它城市&地区。
在2014年10月份,北京(17篇)和上海(18篇)是发表CNS论文较多的城市,而其它城市&地区发表CNS论文数都不多。另外,本期CNS实际发文量72篇。
对城市&地区的CNS影响因子统计,生物探索网站希望向用户提供关于地区研究水平的一项指数,让科研人员在从事各自研究领域的同时选择较高的研究平台和学术氛围。此外,由于论文来自不同的经费项目,因此城市&地区的CNS影响因子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国家经费的分配比例。
三、10月份中国机构发文CNS的走势

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中国机构发文CNS进行统计,数据表明:Nature及其子刊发表的中国研究论文数量处于高位,总计360篇,月最高发文量达到56篇。相比较而言,Science及其子刊发表一直处于中国研究论文数量的低位,总计15篇,其月最高发文量也仅为3篇,本月为2篇。Cell及其子刊共发表的文章数量为197篇,本月与上月比增加了20篇。
四、10月份CNS发文机构论文量统计
| 
 研究机构  | 
 CNS论文  | ||
| 
 | 
 10月发文量  | 
 近五年总数  | 
 总数  |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6  | 
 217  | 
 390  | 
| 
 北京大学  | 
 3  | 
 181  | 
 258  |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3  | 
 108  | 
 220  | 
| 
 清华大学  | 
 4  | 
 162  | 
 219  | 
| 
 复旦大学  | 
 3  | 
 123  | 
 170  | 
| 
 上海交通大学  | 
 4  | 
 123  | 
 156  | 
| 
 台湾中央研究院  | 
 1  | 
 82  | 
 155  | 
| 
 华大基因  | 
 1  | 
 130  | 
 153  | 
| 
 南京大学  | 
 1  | 
 73  | 
 106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  | 
 70  | 
 106  | 
| 
 南京大学  | 
 1  | 
 73  | 
 106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  | 
 69  | 
 105  | 
| 
 第二军医大学  | 
 5  | 
 65  | 
 101  | 
| 
 中国医学科学院  | 
 1  | 
 48  | 
 97  | 
| 
 国立台湾大学  | 
 4  | 
 59  | 
 92  | 
| 
 中山大学  | 
 2  | 
 65  | 
 84  | 
| 
 四川大学  | 
 1  | 
 49  | 
 71  | 
| 
 厦门大学  | 
 2  | 
 55  | 
 71  | 
| 
 武汉大学  | 
 4  | 
 47  | 
 66  |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1  | 
 38  | 
 62  | 
| 
 台湾阳明大学  | 
 1  | 
 31  | 
 49  | 
| 
 同济大学  | 
 3  | 
 39  | 
 41  | 
| 
 南京医科大学  | 
 1  | 
 30  | 
 40  | 
| 
 第三军医大学  | 
 1  | 
 30  | 
 37  | 
| 
 北京师范大学  | 
 2  | 
 25  | 
 35  | 
| 
 中南大学  | 
 2  | 
 20  | 
 33  | 
| 
 苏州大学  | 
 1  | 
 23  | 
 33  | 
| 
 南开大学  | 
 1  | 
 27  | 
 32  | 
| 
 华东师范大学  | 
 1  | 
 23  | 
 25  |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1  | 
 21  | 
 24  | 
| 
 南方医科大学  | 
 1  | 
 18  | 
 22  | 
| 
 华中农业大学  | 
 2  | 
 16  | 
 21  | 
| 
 天津医科大学  | 
 1  | 
 14  | 
 19  | 
| 
 南京农业大学  | 
 1  | 
 10  | 
 18  |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1  | 
 11  | 
 13  | 
| 
 台北医学大学  | 
 1  | 
 8  | 
 11  | 
| 
 西北大学  | 
 1  | 
 4  | 
 10  | 
| 
 军事医学科学院  | 
 2  | 
 7  | 
 9  | 
| 
 温州医科大学  | 
 1  | 
 9  | 
 9  |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1  | 
 5  | 
 6  | 
| 
 亚洲大学  | 
 1  | 
 5  | 
 5  | 
| 
 东北农业大学  | 
 1  | 
 5  | 
 5  | 
| 
 河北农业大学  | 
 1  | 
 3  | 
 3  |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1  | 
 2  | 
 3  |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1  | 
 2  | 
 2  |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 
 1  | 
 2  | 
 2  |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1  | 
 2  | 
 2  | 
| 
 中国医科大学  | 
 1  | 
 1  | 
 1  | 
(数据统计源自NCBI网站Pubmed)
从10月份中国机构CNS论文榜单上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针对每个机构的发文量,超过1篇的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6篇)、第二军医大学(5篇)、清华大学(4篇)、上海交通大学(4篇)、国立台湾大学(4篇)、武汉大学(4篇)、北京大学(3篇)、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3篇)、复旦大学(3篇)、同济大学(3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篇)、中山大学(2篇)、厦门大学(2篇)、北京师范大学(2篇)、中南大学(2篇)、华中农业大学(2篇)、军事医学科学院(2篇)。
在10月份CNS论文的统计数据中,发表CNS论文数量共72篇,其中,温州医科大学、亚洲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的CNS论文全都在近5年内。
五、10月份CNS论文通讯作者的项目数和经费
| 
 研究机构  | 
 通讯作者  | 
 研究经费(W)  | 
 项目数/个  | 
|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孙飞  | 
 4351  | 
 9  | 
| 
 华中农业大学  | 
 熊立仲  | 
 2152  | 
 11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田志刚  | 
 1945  | 
 13  | 
| 
 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  | 
 朴世龙  | 
 1911  | 
 13  | 
| 
 南京大学  | 
 张辰宇  | 
 1643  | 
 14  | 
| 
 南京大学  | 
 曾科  | 
 1636  | 
 4  | 
| 
 南京大学  | 
 张峻峰  | 
 1480  | 
 8  | 
|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刘德培  | 
 1444.2  | 
 16  | 
| 
 武汉大学  | 
 舒红兵  | 
 1284  | 
 4  | 
| 
 华中农业大学  | 
 叶志彪  | 
 1269.5  | 
 10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杨晓明  | 
 1156  | 
 8  |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 
 俞立  | 
 1077  | 
 6  | 
| 
 第二军医大学  | 
 王红阳  | 
 1076.3  | 
 14  | 
| 
 北京师范大学  | 
 李武  | 
 1006  | 
 4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刘海燕  | 
 983  | 
 8  | 
| 
 北京大学  | 
 邓宏魁  | 
 930  | 
 9  | 
| 
 西北大学  | 
 李保国  | 
 857.3  | 
 9  | 
| 
 第二军医大学  | 
 郭亚军  | 
 710  | 
 10  |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吕延杰  | 
 688  | 
 3  | 
| 
 同济大学  | 
 陈义汉  | 
 635.3  | 
 9  | 
|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王延轶  | 
 600  | 
 1  |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饶子和  | 
 586  | 
 11  | 
| 
 华大基因  | 
 王俊  | 
 470  | 
 3  |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刘小龙  | 
 450  | 
 9  | 
| 
 西北大学  | 
 齐晓光  | 
 441  | 
 6  | 
| 
 同济大学  | 
 康九红  | 
 416  | 
 3  |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曹军骥  | 
 382.5  | 
 14  | 
| 
 华东师范大学 李大力 366 3  | 
 李大金  | 
 366  | 
 3  | 
| 
 复旦大学  | 
 李大金  | 
 354.5  | 
 10  | 
| 
 四川大学  | 
 聂春来  | 
 351  | 
 3  | 
| 
 上海交通大学  | 
 李 铮  | 
 340  | 
 2  | 
| 
 第二军医大学  | 
 鄢和新  | 
 332  | 
 9  |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黄三文  | 
 328.2  | 
 7  | 
| 
 中南大学  | 
 罗湘杭  | 
 327  | 
 6  | 
| 
 第二军医大学 324.5 10  | 
 王健民  | 
 324.5  | 
 10  | 
| 
 第二军医大学  | 
 赵健  | 
 317  | 
 5  |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时玉舫  | 
 280  | 
 2  |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 
 彭明  | 
 279  | 
 3  | 
| 
 清华大学  | 
 刘栋  | 
 274  | 
 6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周荣斌  | 
 258  | 
 3  | 
| 
 中山大学  | 
 王红胜  | 
 256  | 
 5  |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王纲  | 
 255  | 
 2  | 
| 
 北京大学  | 
 魏丽萍  | 
 220  | 
 2  |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詹帅  | 
 220  | 
 1  | 
| 
 厦门大学  | 
 欧阳高亮  | 
 219  | 
 9  | 
| 
 第二军医大学  | 
 张卫东  | 
 214  | 
 2  | 
| 
 南京医科大学  | 
 颜标  | 
 205  | 
 2  | 
| 
 四川大学  | 
 王春婷  | 
 195  | 
 9  | 
| 
 第二军医大学  | 
 郑宏良  | 
 178  | 
 7  | 
| 
 第三军医大学  | 
 胡福泉  | 
 177.7  | 
 8  | 
| 
 华东师范大学  | 
 刘明耀  | 
 175  | 
 1  | 
| 
 南京农业大学  | 
 刘红林  | 
 174.4  | 
 8  | 
| 
 第二军医大学  | 
 胡振林  | 
 175.0  | 
 9  |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周欢敏  | 
 158  | 
 6  | 
| 
 河北农业大学 153.9 11  | 
 刘孟军  | 
 153.9  | 
 11  | 
| 
 中山大学  | 
 杜军  | 
 135  | 
 5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孙强  | 
 130  | 
 5  | 
| 
 中南大学  | 
 廖二元  | 
 127  | 
 7  | 
| 
 上海交通大学  | 
 王侃侃  | 
 111  | 
 3  | 
| 
 北京大学 103.1 5  | 
 张月华  | 
 103.1  | 
 5  | 
|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 
 杨敏  | 
 103  | 
 3  | 
| 
 东北农业大学  | 
 李景富  | 
 100  | 
 2  | 
| 
 同济大学  | 
 程黎明  | 
 97  | 
 5  |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杜永臣  | 
 93  | 
 4  | 
| 
 复旦大学  | 
 施扬  | 
 90  | 
 1  | 
| 
 武汉大学 87 2  | 
 李红良  | 
 87  | 
 2  | 
| 
 苏州大学  | 
 陶金  | 
 75  | 
 2  | 
| 
 南方医科大学  | 
 袁亚维  | 
 68  | 
 5  | 
| 
 厦门大学  | 
 卜国军  | 
 65  | 
 1  |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曾艺  | 
 62  | 
 1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张华凤  | 
 60  | 
 1  | 
| 
 中山大学  | 
 秦晓峰  | 
 60  | 
 1  | 
| 
 上海交通大学  | 
 何祖平  | 
 55  | 
 1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高平  | 
 52  | 
 2  | 
| 
 南京医科大学  | 
 蒋沁  | 
 51  | 
 2  | 
| 
 复旦大学  | 
 余红秀  | 
 48  | 
 2  |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张勇  | 
 48  | 
 2  | 
| 
 中南大学  | 
 雷光华  | 
 44  | 
 2  |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周俭民  | 
 40  | 
 1  | 
| 
 清华大学  | 
 祁海  | 
 35  | 
 1  | 
| 
 武汉大学  | 
 张晓东  | 
 35  | 
 1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陈泉  | 
 30  | 
 1  |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曲静  | 
 30  | 
 1  |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孙衍刚  | 
 11.5  | 
 1  | 
(数据源于NSFC)
对于2014年10月份中国机构发文CNS的84位通讯作者(统计量不完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供了详细的项目金额和数量(从1986年至2015年)。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孙飞 以4351万元高举榜首,项目个数为 9个;华中农业大学的熊立仲以2152万元项目数为11个位居第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田志刚以1945万元项目数为13个居第三。
排名前10的通讯作者来自4个城市,分别是:北京(3位)、南京(3位)、武汉(3位)、合肥(1为)。其中,北京地区3位通讯作者位于项目金额榜前十位之内,这反映出北京位列10月份CNS中国机构影响因子之首的经费基础。
原文链接:http://www.biodiscover.com/news/cns/11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