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叹的衰老多样性
来源:《Nature》 作者:Owen R. Jones 时间:2013-12-12

我们年轻时健康强壮,此后会逐渐衰弱并死亡——这或许是大多数对于衰老的描述。然而,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发现,在自然界,衰老的现象显示出我们完全陌生的、意想不到的多样性模式。

并非所有的物种都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变得衰弱,更有可能趋向死亡。一些物种会随着年龄增大变得越来越强壮,且死亡的可能性减小,而另一些根本就不受年龄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弱并非自然法则。

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针对包括哺乳动物、植物、真菌和藻类在内的 46 种极其不同的物种进行了衰老研究,他们惊讶地发现不同的生物体随着年龄增长显示出巨大的多样性。一些随着年龄而变得越来越衰弱,这一点适用于人类、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另一些随着年龄变得越来越强壮,龟和某些树属于这种情况;而另一些则既不会变得衰弱也不会变得强壮,这种情况适用于水螅。

研究人员指出,许多人都倾向于认为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就像人类一样,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体都会发生衰老。但事实并非如此。

研究人员对从橡树、线虫、狒狒、虱到海藻和狮子在内的许多物种进行了衰老研究。其中包括 11 种哺乳动物、12 种其他的脊椎动物、10 种无脊椎动物、 12 种植物以及一种藻类。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生物所显示出的多样的死亡率和生育模式让他们感到吃惊,在完全了解衰老的进化原因以及能够更好地处理人类的衰老问题之前,显然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尽管已有大量关于哺乳动物和鸟类衰老的科学数据,然而对于其他的哺乳动物类群、大多数的无脊椎动物、植物、藻类和真菌,却只有稀少且不完整的衰老数据。

如进化科学家们所预期的,一些物种随着年龄死亡率增加。这种模式见于包括人类、虎鲸在内的大多数哺乳动物物种,以及水蚤一类的无脊椎动物中。而另一些物种随着年龄增长其死亡率降低,在某些情况下,死亡率一路下降直至它们死亡。这种情况适用于沙漠龟一类的物种,它们在生命早期具有最高的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稳步下降。许多的植物物种,例如白骨壤遵循相同的这一模式。

 

 

令人惊讶地是,有一些物种具有恒定的死亡率,不受衰老过程的影响。最惊人的是,淡水水螅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具有稳定的低死亡率。事实上,在实验室条件下,它在生命的任何时期都具有低死亡风险,它实际上是一种长生的生物。研究人员表示,由实验室数据推断,甚至在 1400 年后,处于这些条件下的水螅种群有 5% 的将仍然存活。

一些动物和植物物种终生死亡率没有很大的改变。其中包括杜鹃花、大山雀、寄生蟹、普通蜥蜴、白领姬鹟、荚蒾属植物、昆布、红鲍、滨藜、红腿蛙和变形角珊瑚。

当研究人员检测 46 个物种的生育模式时,也看到极大的多样性,一些极大地偏离了普遍认同的衰老观点。人类的生育集中于一个相对较短的生命期,事实也就是人类更长的生命期处于生育期之前和之后。

类似的集中生育期模式也见于虎鲸、黑猩猩和羚羊等其他哺乳动物,和食雀鹰一类的鸟类中。也有一些物种随着年龄增大生育力越来越强,这种模式在诸如龙舌兰、罕见高山植物金丝桃属植物一类的植物中尤其常见。与之相反,线虫很早就有生育能力。事实上这一物种在生命开始就能生育,然后它会很快地、突然地丧失生育后代的能力。总而言之,物种的衰老模式和寿命没有显著相关性。一些物种死亡率增高,但仍能存活很长时间;而另一些物种死亡率下降,也只能短时间存活。

研究人员认为,基于物种的年龄来考虑衰老没有意义。相反,基于死亡轨迹的形状:随着年龄物种的死亡率是增高、降低或是不变来定义衰老更为有趣。(引自:生物谷360  http://www.bio360.net/news/show/8205.html)

 

Diversity of ageing across the tree of life

 

Abstract  Evolution drives, and is driven by, demography. A genotype moulds its phenotype’s age patterns of mortality and fertility in an environment; these two patterns in turn determine the genotype’s fitness in that environment. Hence,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ageing, age patterns of mortality and reproduction need to be compared for species across the tree of life.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done so and only for a limited range of taxa. Here we contrast standardized patterns over age for 11 mammals, 12 other vertebrates, 10 invertebrates, 12 vascular plants and a green alga. Although it has been predicted that evolution should inevitably lead to increasing mortality and declining fertility with age after maturity, there is great variation among these species, including increasing, constant, decreasing, humped and bowed trajectories for both long- and short-lived species. This diversity challenges theoreticians to develop broader perspectives on the evolution of ageing and empiricists to study the demography of more species.

 

原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2789.html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