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功能群丧失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
来源:《功能生态学》
作者:傅声雷等
时间:2011-04-14
a b
Photographs of 2-year-old (a) and 24-year-old (b) Eucalyptus plantations and associated understory vegetation in the Heshan National Field Research St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人类活动引起的植物功能群的丧失对生态系统性质和功能的影响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生态系统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紧密相关,植物功能群的丧失必然会影响地下群落的特性和功能。但是,植物功能群的丧失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往往被忽视。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对生态学理论和人工林经营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团队博士生吴建平和刘占锋博士等在傅声雷研究员的指导下,以2年和24年的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茎干环割和林下灌草去除的方法研究了植物功能群去除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分解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灌草去除显著降低土壤中真菌的生物量及真菌/细菌比值,但对细菌和微生物生物量总量影响不显著,这主要是土壤微环境的改变所致。同时,林下灌草去除引起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显著减缓凋落物的分解;相反,茎干环割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桉树的萌发特性或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该研究表明,作为亚热带人工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下灌草在维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幼年林和成熟林中扮演不同角色。本研究首次从地下碳输入的角度将乔木树种和林下植被在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方面的相对贡献区分开,相关研究结果已经在生态学研究领域主流期刊《功能生态学》(Functional Ecology)上在线发表。
Functional Ecology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7 MAR 2011
DOI: 10.1111/j.1365-2435.2011.01845.x